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病例库
添加到桌面,搜索更快捷!

最新病例

治愈病例

病名:脑出血    主治医生:缪忠武
胡某,女,52岁,2015年11月22日初诊,右侧肢体浅感觉消失半月; 自诉:11月5日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,浅感觉消失,随即去往医院,CT显示: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
病名:腰椎管狭窄    主治医生:王凤翠
患者:贾某,女,34岁 主诉:从怀孕后腰痛腰酸,晚上睡觉累至今七年余,请到各大医院检查诊断为腰椎管狭窄,各大医院保守治疗无效,均建议手术治疗
病名:腔隙性脑梗死    主治医生:韦冠新
患者,男, 主诉:无诱因突发右眼视朦、右耳耳鸣无法直线行走半年而在广东江门医院,广西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,无效。查广东江门医院病历,右眼视朦查因,考虑视神经萎缩,预后差。 江门医院C丅报告:右侧视神经较左侧稍增粗,意义
病名:发作性肌肉痉挛    主治医生:刘洪明
患者:女,30岁 主诉:发作性右下肢痉挛性疼痛半年加重10天。病人半年前自觉右下肢强直性收缩伴剧烈疼痛,每天发数次每次持续半到1小时,每次发作疼痛剧烈不能走路,去青洲中心医院住院,做过磁共振,及血生化检查,均无异常,最
病名:椎间盘突出    主治医生:王国栋
徐某,男,46岁, 主诉:头痛半个月,左手拇指是指中指无名指麻木,一直到肘部; 2016.3.14,医院头部CT显示: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,副鼻窦炎性改变,双侧乳突炎性改变; 2016年3月27日初诊,舌淡、苔
病名:男性不育    主治医生:范清禄
患者羊某,男,24岁,婚后三年未孕,于2016.7.29来电咨询,由于患者常年在新疆打工,在当地医院检查,患者发来化验显示,精子成活率30%,A级0,B级10%,C级25%D级65%,B超示双侧精索静脉曲张,右侧多发囊肿
病名:寒湿性关节炎    主治医生:单滟
患者:陆某,女,58岁。初诊日期: 2015年8月5日 主诉: 全身性关节冷痛三年,夏天要穿厚衣,不能开窗见风,以左肩关最为严重,活动受艰,不能自己穿衣和梳头,痛苦异常。 既往病史: I型糖尿病14年,现胰岛素早、
病名:腰突症”合并“腰椎管狭窄症    主治医生:单滟
患者:冯某,男,62岁, 主诉:患“腰突症”五年,屡治屡犯。二月前突然腰腿痛及右下肢酸痛麻木加重,并右下肢间歇性跛行严重,坐臥不宁,上下床,穿衣鞋均别人帮助来诊。
病名:严重失眠    主治医生:单滟
患者尤某某,女,56岁。初诊日期: 2016年3月8日。 就诊主诉:严重失眠五年。 患者为服装店主,五年前因一笔生意失利,损失较大,致悔恨交加,忧郁成病,夜晚难以入睡,有时连续数日彻夜不眠,有时一合眼即恶梦纷纭
病名: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    主治医生:李峰
史XX,男,72岁,高血压,轻度左侧偏瘫史,每个月不明原因的突然晕厥2-3次,很快清醒,已有半年,来我门诊建议做颈部彩超。彩超提示: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,右侧颈动脉部分管腔狭窄(右侧主干处狭窄率约66%,右侧

共437条记录,每页显示10条,当前第38/44页 [首页] [上一页] [下一页] [尾页]

最佳病例
注意事项

随着治疗的深入,蝎毒疗法适应症越来越多,对初加入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的新手,临床运用蝎毒疗法有以下几个技巧:

(1)先从治疗明显、见效快的病入手,如冠心病、偏头痛、中风、老年性痴呆、帕金森、乳腺增生、子宫肌瘤、颈椎病、腰椎骨质增生、股骨头坏死、强直性脊柱炎、类风湿;

(2)大病、疑难病的治疗要按疗程治疗,否则不要治。病人花了钱治不好病,蝎毒疗法和你的声誉也受影响;

(3)高血压、糖尿病因治疗周期长、见效慢,没有中医基础的医生最好初期不要介入。

(4)因诊所设备有限,危急病人尽量不参与治疗,除非患者家属强烈要求,并签署书面协议。否则有风险。

(5)婴幼儿病变化较快,没有儿科专业知识,不要治疗,以便延误病情。

委员会介绍

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(英文译名:Chinese Medicine Difficult disease ExpertCommittee 缩写为CMDEC)系由河南汉帝药业发起,全国中西医学单位和工作者,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、学术性、非盈利性、公益性的民间社会团体。以团结和组织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,促进中医汉方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和普及推广,及中医中药人才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,发扬祖国传统医学,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为宗旨,积极开展医学学术活动,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普及与提高相结合,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和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呜”的方针,倡导献身、创新、求实、协作精神,树立良好职业道德。在学界有着广泛的声誉和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的目的是团结和组织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,发扬祖国传统医学,光大汉方文化,推广蝎毒疗法、缔造健康乐园、打造全国第一家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专业团队。

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工作范畴:组织开展中西医学学术交流,组织疑难病学术课题的探讨和科学考察等活动;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,增强预防保健意识;开展多种形式的中西医医学科技培训和继续教育,促进医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,提高业务技术水平;发现和推荐中青年医学科技优秀人才,评选、奖励优秀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及科学普及作品,评选表彰学会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;按照国家宪法、法律、法规、政策和社会公德风尚,与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、科普活动。积极引导会员自觉履行会员自律规范,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,为人民群众健康做贡献;加强同国内外医学学术团体的联系与交往,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。